欢迎访问济南酒神实业有限公司网站

新闻中心
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

蒸馏酒与发酵酒的酒史

发布时间:2016年12月12日信息来源:酒神酒行


蒸馏酒是元朝的杰作,通过蒸馏进步酒的度数。后来满清入关,由于也是因为东北气候酷寒,所以在此引起一股高度蒸馏酒的热潮,类似烧刀子,古代的酒度数较低,所以酒具多数比较大,如今的酒具比较细腻小巧。古代的酒,度数很低,为了透露表现豪爽,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。

在元代曩昔就是到南宋为止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;

大多数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就过滤而得;固有‘李白斗(十升)酒诗百篇’‘绿蚁新醅酒’之类我的诗句,像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,或者是 十几度左右。

从北宋时期辽国、金国、元朝等,才有蒸馏酒的出现,由于他们世代居住北国的草原,天气冰冷,环境恶劣,必须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。

其实我们普遍认为白酒度数高,难喝,这其实是由于“过度正视契丹人、女真人、蒙古人的蒸馏酒”这是对我们中国的白酒莫大的误解。

在北宋的时候,金国、西夏等地的蒸馏酒还没有完全火起来,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们的发酵酒好喝,再加上没有高浓度的蒸馏酒,所以照旧将发酵酒作为宴席中的御酒。

在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,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,其目的只是为了凸起蒙古人自身的文化,明朝的时候我们传统的发酵酒得到了发扬,但后来 满清入关以后,他们生于雪国,所以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逐步替换了香醇浓郁、后劲十足的发酵酒,并成为了主流。

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。景阳冈的武松喝的十八碗酒度数较低,为了透露表现豪爽,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。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中,李适之饮酒的风貌是「饮如长鲸吸百川」,这何止是一饮而尽?关键在于酒的度数。如今宴席上常以‘干杯’劝酒,现实上喝酒度数的酒是很难做到‘干杯’的。


咨询热线

400-099-1521

Copyright © 2023 济南酒神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38634号

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