萝卜白菜,各有所爱。有人爱酱香的茅台,有人爱浓香的五粮液,还有人爱清香的二锅头。这和消耗者的饮酒风俗有关,而与香型无关。香型本没有三六九等,孰好孰坏之分。
不同香型风味各异
所谓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”虽同是白酒,但因为各区域的地理环境、工艺传承、消耗风俗等方面的差异,出产于不同区域的白酒自古便带上了不同的酒体风格。
在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,我国首次对中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定义,详细分出了酱香型、浓香型、清香型、米香型和以兼香型为代表的其它香型这五种基本香型。随着中国白酒的明细单扩容为十七大名酒后,中国白酒的香型也渐渐发展并细分为现今的十二种香型。
中国酒业大数据平台表现,目前国内市场上,浓香型占比36.81%,酱香型占29.62%,清香型占24.78%,其他香型占5.75%,无明确香型占3.04%。其中,大家可能对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比较认识,酱香型的代表是茅台酒,浓香型的代表则是五粮液。
所谓酱香型白酒,是以高粱、小麦、水为质料,经传统固态法发酵、蒸馏、贮存、勾兑而成的、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、味、色物质,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(《出自GB/T26760-2011》)。而所谓浓香型白酒,是以粮谷为质料,经传统固态法发酵、蒸馏、贮存、勾兑而成的、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、味物质,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。 白酒专家透露表现,不同的粮谷带来不同的口感香气,正如“高粱香、玉米甜、大米净、小麦躁、糯米绵”的经验总结;不同种类的曲药影响白酒的风格,大曲酒、小曲酒、麸曲酒各具特色。从这个角度讲,中国白酒并无优劣之别,只有风格各异。
白酒喜爱受环境影响
专家还指出,若非要定义“什么是好酒”,必须首先熟悉中国白酒的品质观。第一,仅以成原本看,通常情况下固态法>固液法>液态法,但成本的高低难以代表酒的好坏;第二,依据“五度六观”进行质量细分;第三,杜绝以香型对立、地域对立或品牌对立定义白酒好坏。
“不同区域的人对于白酒的喜爱会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。如江淮一带的白酒兴趣者,多偏好40°左右的,带有绵甜、醇香口感的白酒,而诸如四川、重庆一代的饮酒客则更倾向于52°左右的烈酒。”国家级白酒评委周维军透露表现,从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角度说,市场上的白酒品质都是合格的,但至于哪种酒品更好,就是“仁者见仁”了,“本身喜好的,就是对味的好酒!”
有白酒经销商透露表现,中国白酒有十二大香型,每个地区的温度、湿度、水、酒曲、酿酒工艺、酿酒人等都不尽雷同,所酿白酒风味也会不同。至于说到底谁家香型好,只能以这一地区消耗者偏好决定,不能以偏概全。
国内白酒常见的分类
按使用质料分为:粮食白酒、其他质料白酒;
按生产体例分为:固态法白酒、半固态法白酒、液态法白酒、固液法白酒;
按糖化发酵剂分为:大曲白酒、小曲白酒、麸曲白酒、混合曲酒、其他糖化剂酒;
按白酒香型分为:浓香型白酒、酱香型白酒、清香型白酒、米香型白酒、凤香型白酒、芝麻香型白酒、特香型白酒、豉香型白酒、老白干香型白酒、兼香型白酒、其他香型(药香)白酒;
按酒精度数分为:高度白酒、低度白酒。
Copyright © 2023 济南酒神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38634号